长江公益课程之徐永光:在中国设立和运作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4日
[徐永光老师分享在中国设立和运作基金会]
中国基金会的八种形态
1.独立基金会:独立基金会是社会创新的发动机,独立基金会既不是企业基金会,又不是家族基金会,他可能开始来自于企业,或者开始来自于家族,但是后来成为独立基金会,比较有代表性的像美国的福特基金会。独立基金会在治理方面非常的高水平和高效率,这样的独立基金会在中国也已经出现,像南都基金会就属于独立基金会。
2.专业运作基金会:不同于独立基金会一般是资助型的,自己不去操盘做具体的项目,专业运作型基金会是自己做项目的,这类基金会在美国比较少,在中国非常多。也就是说,资助型基金会是做投资,运作型基金会是做产品。做投资是选项目,选机构,做产品是自己做。
3.企业基金会:企业基金会是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升级。企业要成立基金会,就看有没有自己特殊的优势,或者是和企业的业务有相关性,做的创新。比如说腾讯基金会做了一个企业基金会,有很大的优势,用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为很多基金会和草根NGO提供了资源对接的条件。万通基金会,也是企业基金会,做了不少社区的环保,为什么在社区做环保呢?因为万通是做房地产的,把社区的环保问题作为基金会的主要关注方向。美国的公司基金会,几乎都和公司业务有相关性,比如微软基金会做跨越数字鸿沟的项目。一般来讲,企业基金会是公司市场战略的延伸,同时也会在公司的战略公益方面做一些探索。在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当中,企业基金会的量不小,而在美国的数量非常少,美国10万家基金会,公司基金会2700家。
4.家族基金会:我给它的定义是家族精神和财富的最好传承者。
5.社区基金会:社区基金会是私人慈善财产的专业打理者。美国的社区基金会一共有700家左右,特别创新,比如说硅谷社区基金会,到现在为止也就七八年时间,是几个基金会合并。我是2009年去的,当时硅谷社区基金会15亿美元,但是这15亿美元属于他自己的钱只有9000万,有14亿是别人的钱。包括家族基金会的钱,包括企业的一些基金,包括NGO的钱,交给社区基金会来管。硅谷社区基金会有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团队来打理这些慈善的资产,有投资团队,项目团队,他们介绍现在有些项目是做到中国的,有些项目受某个公司或者家族的委托,要求把钱用到中国。硅谷社区基金会怎么跑中国来做呢?美国公益行业有非常好的市场细分,通过赠与亚洲等机构在中国做公益项目,成为一个桥梁。其实这就是慈善资产管理集团。家族基金会没有专职人员,不可能做得非常专业,委托给社区基金会,解决信息不对称,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进行非常专业化的管理。社区基金会拿多少管理费呢?拿委托资产的1.5%。通过一些专业的机构服务于小机构,这种形式在美国非常发达,特别是社区基金会,这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现在正在中国推动一个公益组织服务联盟,包括财务、法律、筹款、咨询、项目、评估、培训、传播等,任何一个小基金会不可能样样具备这些能力,但是他是可以委托出去,委托专业机构,把基金会托管,这是美国社区基金会的一种模式。
社区基金会和联合劝募这种做社区募捐的机构有什么区别呢?社区基金会几乎就是给富人管理慈善资产,包括遗产的信托。联合劝募是做公司的公益,设计募捐的形式,是地毯式的,集中几个月在美国各大公司做大型的募捐,这对中国很有借鉴。
6.“官办”基金会:通过国家政府体制改革,让出一些空间,让民间基金会的模式出现,让公众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如果慈善资源被垄断,会挫伤公众的积极性。我认为捐赠有两条标准,第一是自愿,第二是快乐,两条是同时具备的。不能本末倒置,把慈善放到前面进行道德绑架。
7. 宗教背景基金会:宗教基金会带着“神”和人的使命行善。包括慈济、仁爱基金会等,很多都做得非常好。
8. 大学基金会:在美国的基金会中心数据库里是不包括大学基金会的,美国认为大学基金会不是基金会。理由是基金会是他利的,大学基金会是自利的,在美国文化中不承认大学基金会是基金会。
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困境
税收制度的困境:税收制度是如果基金会的资产去做投资,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另外,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人员的平均工资不得超过当地人员平均工资的两倍。如果超过两倍,取消免税资格。免税资格的规定导致基金会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
公益财产转移:中国2001年的《信托法》第六章公益信托,当时这一部分的内容完全借鉴了国际上的模式,很先进,里面一共有14条,其中第60条,公益信托列举了7个公共利益的方向,扶贫、救灾、教育、医疗、环保、残疾人服务等。然而公益信托的设立需经公益事业的管理部门许可,到现在仍然没有落地,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在中国发起和成立基金会的建议
第一,只做最小的基金会,二百万就够了。
第二,企业最好只做“基金”,不要做“会”。
第三,关于公益信托,可以是个人用私益信托模式,公益信托的精神,用私益信托的壳,装公益信托的魂。私人的财产委托一个信托机构,无论是股权、现金、物业,设立合同条款,规定资产将来的收益用于某一项公益,做这样的合同约定。美国的社区信托,过去完全是私益的,比如说纽约社区信托,现在有2000多项信托基金,有很多人临死之前写了一个遗嘱,把这个遗嘱给了银行,遗产还可以免税,用于公益。美国的公益信托也是从私益信托开始的,后来遗产委托越来越多,所有的银行就把这一类东西打包在一起,建立了纽约社区信托。用私益的法律做公益信托,其实是可以做的。
家族基金会的案例分享
500年前(1521年), 德国银行家雅各布·富格尔Jakob Fugger II(1459~1525)创建富格侯爵和伯爵基金会,同时在巴伐利亚州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福利居住区。现在仍有150老人居住在社区67栋建筑中的140套房子内。这个家族基金会至今已运行了500年。他们的慈善传统坚持得很好,入住的费用,每年租金1莱因盾,500年不变,合今天的0.88欧元。
日本石川县“法师温泉”是日本的家族慈善。718年的时候,泰澄大师开温泉,让村人享用。由弟子雅亮法师家族接手,传承1300年46代,被世界吉尼斯纪录登录为「世界历史最久的旅馆,成为日本文化的活标本。
美国现在差不多有10万家基金会,企业基金会2700家,社区基金会700多家,90%以上的基金会都是独立基金会或者家族基金会。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做家族基金会?因为家族基金会让家庭更和谐,让兄弟姐妹更加亲密,让子女更幸福。美国的家族基金会关注的领域,教育、健康这两个领域占了多一半。
洛克菲勒基金会1913年成立,当年十个项目有九个在中国,怎么会这么关注中国呢?因为老洛克菲勒当年就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九个项目当中最大的就是协和医院。100多年来,洛克菲勒家族创造了112个诺贝尔奖。洛克菲勒家族发起的绿色革命,解决缺粮国家的粮食问题,在南美和亚洲,拯救了10多亿人的生命。
福特基金会可以说是世界社会创新的引领者。尤努斯在70年代做小额贷款的试验,这个试验被福特基金会发现了,福特基金会给了他80万美元,就是这80万美元最后成为了格莱珉银行,尤努斯获得了诺贝尔奖,现在小额贷款在70多个国家推广。
家族基金会和公司基金会比,由家族私人财富投入设立的基金会往往没有市场利益诉求,家族的后人会把家族的荣誉看成是生命,把继承先人的光荣和梦想、追求卓越作为基金会的一个无尽的追求目标。家族基金会资产的独立性,使之愿意投入社会创新,并承担创新风险。风险慈善也是盖茨提出来的,是家族基金会投入模式的最佳选择。家族基金会的传承能够让家族更加和谐,是从财富的积累到财富的传承,家族基金会肯定是富人财富的最佳归宿。
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企业的发展
[徐永光老师介绍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企业的发展]
我认为,互联网是用公益的手段做商业。我2000年跟张朝阳有一次对话,我说张朝阳,互联网都是免费,免费就是公益。阿里巴巴提供了电子商务的平台,推动几百万人来创业,共享经济也是用公益的手段做商业。社会企业反过来了,由于公益缺乏效率,要用商业的手段来做公益。在中国,要打破公益和商业水火不相容,现在中间这部分要出现一个模糊地带就是社会创新最活跃的地带。下面这个影响力投资的光谱图,从左到右,左是非常纯的慈善,到最右边,是非常地道的商业,中间部分是影响力投资,是属于社会企业的部分。
希望金沙集团1862cc的校友们能够做到善财善用,共建中国的慈善生态文明。
朱睿教授案例分享:公益基金会会效率如何评估
[朱睿教授案例分享:公益基金会会效率如何评估]
纽约罗宾逊基金会(Robinhood Foundation)是一家以扶贫为主的基金会。他的首席项目官是MIT的一个经济学家,他希望可以对每个向他来要钱的项目进行ROI的评估,从而判断出来,有限的资源应该投到哪个项目上去做。
ROBIN HOOD 量化项目的过程,简单来说分三步。第一步,识别判断出申请项目中可以测量的指标。第二步就是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把这个指标能够量化成预期的效益。第三步是计算项目的预期盈利,除以我给你投入的成本,得出盈利/ 成本比例,ROBIN HOOD 只投那些盈利/ 成本比例最高的项目,最大化收益,从而使得机构可以运转得更加顺畅,投资人更愿意投钱。
美国所有的扶贫基金会有1万多家,罗宾逊基金会实际上是这1万多家基金会里做得非常非常杰出的一家。可以看出的是,如果基金会做得好,效率高的话,投资人会更愿意捐钱。罗宾逊基金会每年一度的慈善晚会能收集到的捐款是其他基金会的50倍,可见他数学绝对货币化的影响力评估,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
长江公益课程第一模块精彩回顾
[长江公益课程授课教师何道峰和同学们分享公益概论]
[长江公益课程授课教师冯仑和同学们分享企业家如何做公益]
[长江公益课程手册]
长江公益课程第二模块精彩回顾
[长江公益课程授课教师朱睿教授和同学们分享公益创新]
关于长江公益
金沙集团1862cc是2002年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成立的非营利教育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拥有天然的公益DNA和公益使命与责任感。
愿 景:影响中国企业家群体,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公益理念与实践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使 命: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校园公益平台,帮助校友提升公益认知并服务于校友公益实践,共同促进社会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