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最新观点  

滕斌圣——新能源汽车界,谁能匹敌特斯拉?

文章来源:《商界评论》
滕斌圣

尽管疫情对诸多行业产生重挫,汽车行业也是开局不利,销量低迷。与此同时,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则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快速成长的态势不减。

国产新能源汽车,谁能赶超特斯拉?智能化汽车未来将如何进化?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面临怎样的“厮杀”与挑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金沙集团1862cc滕斌圣教授的解读分析。

作者 | 滕斌圣

来源 | 《商界评论》

 

智能化是汽车产业极具颠覆性的变革方向,造车新势力挖掘消费者新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合纵连横,加速产业链整合,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

目前,有两股力量在推动汽车行业。一是政策,主要从节能减排角度,鼓励新能源汽车;二是需求,年轻的互联网用户愿意把汽车看作一个智能终端。

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今年开局不利,整体销量下滑。然而,造车新势力尤其是特斯拉却表现不俗,智能化功不可没。

传统燃油车系统复杂、零配件繁多,各个模块都形成了自己相对封闭的数据系统。而新能源汽车则以电池为动力核心,有大量的车身设计自由度,更容易实现智能化,比如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

未来,智能化汽车将会成为智能手机一样的终端。

据统计,国内造车新势力已经超过480家,用户体验被认为是关键。为了提升体验,新势力努力把汽车做成电子产品。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竞争,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的竞争,以及智能电动汽车间的竞争,后者日趋激烈。

特斯拉落地上海生产,国内新势力必须在各项指标上迎头赶上,比如不断提升数宇化和自动驾能力,并持续进行空中下载(OTA)更新, 这是智能电动车颠覆燃油车的关键。

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困难很多,融资、技术、营销,壁垒处处;品牌投入巨大、代工生产标准提高、技术选代加速,问题不断。

目前,标杆企业特斯拉、蔚来依然处于亏损状态,靠持续融资,投入充电站桩、工厂建设与运管、品牌与销售。产业内的合纵连横成为优先,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合作模式。

1. 生产能力合作

造车新势力一直存在交付难题,为加快将新车型投入市场,新能源汽车纷纷选择生产代工,蔚来选江淮,小鹏择海马。代工有“轻资产”经营的优势,能产生“短平快”的运营效率。

但劣势同样明显,除了要支付代工费用,还会影响品牌独立性,用户难以接受花大价钱买来的车尾部有“江淮”“海马”这样的标识。

2. 关键部件合作

最主要的是在电池领域,特斯拉一进入中国市场,就选择与宁德时代联手。这种上下游合作,类似小米进入智能手机时的做法,缺乏三电核心部件的新势力,需要整合关键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产业成长期,不同的利益方抱着类似目的,围绕关键技术或者平台资源开展业务合作。

3. 生态合作

这类模式往往需要跨界,外部的合作者尚未直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

比如,华为大力发展自己的车联网技术,与富临精工合作生产新能源车载减速器,及相关零部件产品。小米投资上海博秦,双方在软件、硬件、多场景交互等方面协同。小米还布局了车米科技、70迈、睿米科技等,致力于打造连接家与未来的物联网生态链,但小米宣称不会造车。

4. 基础技术合作

以操作系统为代表,常见于互联网巨头和传统车企之间,属于互补型联盟。传统车企为避免数字化颠覆,纷纷将操作系统向智能化转型。

例如哈弗H6搭载了与百度Apollo合作的“小度车载OS”智联系统;长安汽车搭载了与腾讯联合开发的梧桐车联TINNOVE系统;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将阿里云OS搬上“荣威”系列车型。

为把汽车变成真正的智能终端,互联网企业还向车企开放内容或者高频应用服务,例如高德导航、阿里云、虾米音乐等,围绕用户的车生活,打通汽车全生命周期需求和互联网生活圈。

5. 产品研发合作

典型的案例是蔚来和广汽合资的合创汽车。一字之差,跳出了当前“代工”和“收购资产”为主的发展模式,拓宽了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互动方式,也通过轻资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带来新的机会。

总之,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成长期,围绕产业链的合纵连横已经展开。

华为和小米,作为手机行业的后来者,曾成功整合产业链并快速成为头部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果说特斯拉将成为苹果,谁又将成为行业内的华为或小米呢?

文章来源:《商界评论》

相关阅读

媒体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