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文MBA  >  校友精英  >  校友故事  

长江FMBA新生风采 | 王冬辰:热忱的人生才能开启未知的惊喜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7日

王冬辰

金沙集团1862cc FMBA 2017

香港大学 经济与金融 本科

中国信达(香港) 执行董事

前美国银行美林 全球市场销售交易部

前中国银行(香港) 全球市场销售交易部

 

每一次探索,总有充满赤子之心般的热忱

 

 

用赤子之心来形容王冬辰再合适不过。这个在香港打拼了十余年的北京大男孩,最初看来依然隐隐透着一股学生气,就像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一样,他有活力,有动力。

 

正是十三年前对探索未知的渴望,让冬辰选择了去香港大学接受英式教育。而正是像冬辰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成为了日后令东方之珠依旧繁荣的社会中坚力量。

 

 

在北京大学完成了一年的基础课程后,2005年冬辰在香港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拥挤的地铁,来往人们的行色匆匆,活跃开放的社会氛围,无一不体现着它令人振奋的快节奏,以及异乡客们永远能嗅到的微妙隔阂——它不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它。唯有足够的热忱,方能打破桎梏。在冬辰身上,这展现为乐观、厚道、与人为善。再加上内地生特有的勤奋,毫无意外,在攻读经济与金融专业三年后,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学院院长优秀名单中。

 

身处其中,自我体会也将渐入佳境

 

 

下班后与同事去小酌一番,闲暇时去拳馆打拳或健身,周末与左右成群的朋友们去爬山或出海——十年的港岛工作让冬辰不仅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身处其中,他早已练就了立足于此的一番本领。

 

美银美林这间全球最顶尖之一的投行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但每年百分之五至十的裁员力度却压得许多身处其中的人喘不上气来。如何适应压力和快节奏?在冬辰看来,压力与成功总是相辅相成的,而目标与能力则是成就一切的杀手锏,如果在此之上再添加一点热忱,将堪称完美。

 

从2011年加入美银美林的近7年时间里,成为债券、外汇市场的行业翘楚便一直是冬辰最大的愿望。为此,他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工作、社交上。Wall Street Journal、Financial Times、The Economist等专业类杂志期刊以及财经新闻几乎取代了那些闲书闲剧,成为每日必食的“早茶与宵夜”。投行精英们所特有的认真精神也同样在冬辰身上绽放光芒——“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行文时写完一句话是用逗号还是句号?执行的每一笔交易都能为公司带来盈利?项目谈判时对方随口而出的一个数据是否真的正确?”对于这些看似枯燥、琐碎的“细枝末节”,冬辰却认为是优秀工作态度的基本素养。在这种牢固的敬业基础上,配以专业的市场把握和广泛的人脉,对接方、客户以及下属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尊重。

 

是的,他热爱所做的事情。他会不厌其烦的去计算各种金融产品价格、钻研各种专业知识;他会每天工作到半夜时分依然饱含热情;他会以诚待人,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都变成他最好的朋友。

 

 

 

 

在谈到裁员的压力时,他说“在投行生存是对一个人很大的锻炼,但当你做到公司里的top 10%时,压力不是来自裁员,是来自希望更上一层楼的冲动,而你对事业的理解也会不同”。但环境并没有严酷到每天濒死的状态,因为,他是真的热爱。

 

 

 

不仅如此,令冬辰受益匪浅的还有这个联合国般的工作环境。每天与来自三四十个国家的同事一起工作,让他在一层写字楼中几乎触摸到了全世界,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冲动一直都是深藏于他骨子里的一头猛兽。

 

堪破命运的马达之所以马不停蹄,

是因为路障一次次被它踏翻

 

 

平庸之人或许总会对自身和现实设限过多。与此相反,旅行、读史、运动,为冬辰塑造起新的坚实框架,同时打破固有陈糟。

 

 

相比旅游,冬辰更愿意旅行。从墨西哥的丛林到冰岛的火山,从阿尔及利亚的沙漠到格陵兰的冰川,以及下一个梦想中的期冀之地——南极,冬辰打算走遍那些他认为或奇怪或有趣的地方。毕竟“人活在地球上一辈子,如果不把地球上的东西看完会有点遗憾”。

 

旅行除了能让人看世界,还会在深层次带来对世界和人性的反观,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冬辰时常挂在嘴边的国际化视野。

 

 

 

“如果能够拥有更多包容,人的感觉便会不一样。”而换位思考则是包容的本质。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冬辰就已经是位旅行者了。由于父母在其他城市工作,从小学开始他便不得不一个人坐飞机往来于国内的城市之间。或许是那个时候,好奇的种子开始萌芽,黑与白这两种泾渭分明的色彩也开始在他心中产生模糊的接壤。他不会因为身边的人与己不同而无法容忍,也不会认为很多事情非对即错。长大后,不断完善的世界观和对世界脉络的把握渐渐演化成他对金融市场的敏锐直觉,进而造就了他在专业领域中的出色表现。

 

在时间维度上,冬辰认为人类的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的。尤其在处世之道方面,看多了历史书自然而然的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默契,这种好处是不言自来的感觉。他有些强迫症,譬如看一个朝代的历史,必须要买足几个历史学家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品读那个时代。他在小时候喜欢充满争议的曹操,却在长大之后不再崇拜某一个人,而是博采众长,能包容则包容,不能包容则远离。

 

 

在换乘另一趟高速列车的路上,

长江就是那位领航员

 

 

为什么喜欢这行?

 

“我没有特别大的耐心,假如一个人第一天问我一个问题,第二天他忘了又问我一遍,我就会比较烦躁。金融圈新鲜感十足,每天的事情都不一样,每一件事情的走势也都不一样。每天早晨起来之后,早间新闻会让你感觉新的一天到来了。把新的一天和市场的变动都吸收进来,这真的相当激动人心!”

 

金融行业让冬辰成为一个停不下来的人,每天基本上只睡五六个小时;而一成不变对于身心都年轻的冬辰,那样的生活状态简直无法想象。

 

在当下中资机构迅猛发展、中资资本快速向全世界扩展版图的风口浪尖,冬辰早已敏锐地意识到了大势所趋,决定再次带着探索之心开始转型——从卖方变身买方,从外资行回归国企,婉拒了美银美林的挽留,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信达(香港),为祖国的金融发展尽一份力,也有了为国“理财”的机会。当然,任何转变都意味着变数和困难。

 

“在外企的工作环境是‘对事不对人’。谈事情时,如果对方不真诚但事关重要,我会当场点破。在交易室里,市场瞬息万变,同事之间直接面对面的争吵、摔电话更是家常便饭。但我知道这么做在国企肯定吃不开。”

 

 

随着工作的转变,以及想要了解国内市场的迫切需求,冬辰决定入读长江FMBA。在导师方面,冬辰认为他们的高屋建瓴,能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带到新的高度。在同学方面,看各行各业的精英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处理事业中的难题,对他来说将是莫大的收获。

 

 

 

在外资投行,冬辰觉得自己更像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虽然挣到钱了,视野拓宽了,却缺少个持续向上的突破口。因此,在领导的召唤下回到中资,背靠中国信达这棵规模庞大、资源充沛、行业顶尖的央企大树,冬辰觉得有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平台,带来工作上的进步,事业上的跳跃,以及成就感的铸就。

 

“我希望今后能够在金融圈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向Bill Gross、Jeff Gundlach等行业大佬的方向努力。现阶段我追求的是,在同样时间里能不能做别人两倍的事情,能不能比别人更快。” 无论何时何地,冬辰始终如赤子之般热忱,且不断探索着这个世界和他内心的未知地。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