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3日
他是医学博士,
他有学者情怀,
转型投资,只为那份研究新药的初心。
十年研究路漫漫,如今的他重新归零再起航,在医药投资领域砥砺前行。
如今,他才刚刚抬起了脚,投资是一场修行,期待他从容而优雅地绽放!
吴彦君
金融MBA 2018深圳班
吉林大学 药物化学 博士
深圳市分享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副总监
2017年7月,吴彦君离开工作十年的东阳光药业集团,进入分享投资担任投资副总裁。从抗肿瘤药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转型做投资,于他而言,唯一不变的,是那份研发新药的初心。
“无论新药研发还是医药投资,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作为医药从业者,能够伴随着一只药物从研发阶段经过临床试验,最终进入市场,能够为有需要的患者带来益处,这是最大的成就感。”
十年药物研发之路
谈及为何与医药结缘,吴彦君回忆道,一切开始于初中第一节化学课,“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老师的这句格言让他对这门神奇的学科升起强烈的好奇心。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接触到药物研发这个领域,他了解到药物都是由以化学为基础的相关实验研发而成,便逐渐清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去做与药物相关的工作,希望能够为国内的医药行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由于新药研发投资巨大,成功率又极低,许多药企和投资者望而却步,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顶着令人尴尬的仿制药大国“高帽”。到2008年,吴彦君拿着有机化学硕士学位从吉林大学毕业时,中国新药研发才逐渐兴起,但相比于互联网和房地产的炙手可热,新药投资只能算清锅冷灶。
不过,吴彦君很幸运,他加入的东阳光药业抗肿瘤药研发团队,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习宁博士坐镇。习宁博士在北京大学修完本、硕、博学位,又去美国莱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长期担任世界排名前十的药企AMGEN公司高级科学家,不仅学识渊博,更有一股投身新药研发的忘我精神。这两点,对初出茅庐的吴彦君都影响深远。
习宁告诉他,若想做好新药,就必须培养科研人员的科学观,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目标,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并且,绝不能心急。
“药物研发有许多知识和经验,你从论文和专利上是看不到的,都需要师傅传徒弟。我们经常从早到晚都在讨论问题,他会从国内外的各种案例以及个人经验中,教给我什么是正确的。习宁博士对于我,是亦师亦父亦友。”
药物研发异常艰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熬夜都是家常便饭,尤其在项目节点,为了不影响申报进度,更要加班加点埋头苦干,让吴彦君和同事们能够坚持下去的,除了工作职责,更有一份特殊的使命感。 “一个健康的人,不会觉得每一天有多值得珍惜。但对于癌症病人,哪怕他经历很多痛苦,也想要再多活一天。我们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只能让病人有药可治,并且还能用的起,这也是我们医药从业者都应该具有的一份情怀。”
有习宁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吴彦君飞速成长起来。入职不到半年,他便升任实验室的小组长,之后三年中,他先后担任原创部副部长,以及新成立的抗肿瘤原创部部长,负责从研发、人员管理到申报等各项工作。由于业绩出众,他获得集团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劳动模范”、以及“研发英雄”等各种荣誉。
为了掌握科学系统的实验理论和方法,2012年,吴彦君回到吉林大学攻读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三年深造,他以医学博士的身份,重新接手东阳光抗肿瘤原创部部长。这次系统升级,让吴彦君真正领略到科研的内涵,也让他更游刃有余的“用科研理论指导新药研发,再以实践来验证理论”。
吴彦君与博士导师习宁教授、柏旭教授以及同门的合照
经过多年攻坚克难,吴彦君负责的7个1类新药项目中有3个已经获得了临床批件,其中进展最快的已处于临床II期,还有一只药物是中美两国申报临床,并已在美国开展临床I期。
随着不断有新药项目逐渐进入临床,吴彦君也开始走出实验室与各类投资机构接触,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一贯严谨的思维中,那就是——转战医药投资领域。
重新归零,再起航
2015年,随着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新药研发变得刻不容缓,而国家也加大对创新医药项目的资金资助与政策扶持力度。一时间,专项医药基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到2017年,已经从过去的几十家增加到几千家,但由于医药投资技术壁垒高,投资逻辑与策略与已逐渐成熟的其他投资领域完全不同,特别是面临着国内医药研发人才匮乏的困境,专业的医疗投资更存在巨大的人才空洞。
吴彦君审慎的评估着自己的优势,“我有从新药研发到申报的经验,对中国药物研发模式也很熟悉,过往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可参考的借鉴作用。” 更重要的是,他相信,“相较于在企业做研发负责人,投资能够为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因为投资者是为创业者服务的,陪伴创业者一起创业。”
带着这样的信念,吴彦君加入中国十大最佳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机构之一的分享投资。凭借着深厚的新药研发经验,短短一年内,他经手的近200多个项目中,已经有2个通过投委会审核,完成了投资。对于一个投资新人,这绝对是一个亮眼的成绩。
在投资中,吴彦君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于观念的转变,“相比于医药研发的严谨、科学,面对一个早期的投资项目,你往往只有最初期的数据,因此,你要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感性的判断,似乎冥冥中有一个声音会告诉你,这个很好,这要比严谨的分析推理能力更重要。”
在与创业团队的不断接触中,吴彦君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投资逻辑,“在投资中,发现项目亮点比挑剔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决断能力比反复研究的能力更重要。毕竟一个初创项目,放眼过去都是缺点,作为投资者,你要给企业留出成长的空间。”
随着项目的不断延展,吴彦君也愈发感到自己在金融和投资知识方面的短板,此时,金沙集团1862cc金融MBA进入他的视野。
“ 金沙集团1862cc倡导产融结合,这与我的背景非常契合;长江的教授都兼具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会给我提供许多值得借鉴之处;长江的校友更是各行业的翘楚,我想和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学习,自己也会快速成长。”
而金沙集团1862cc开放的气质,也是吸引吴彦君的重要原因,“十多年科研工作的潜移默化,让我的性格偏严谨,而投资既要做到技术上严谨,又要有一个足够开放的心态,我要去长江全面打开自己的视野。”
学者情怀,分享智慧
多年研发工作中,吴彦君不仅保持了每天看大量文献的习惯,也一直坚持学术写作。如今,他已经发表了61篇国际PCT专利,其中有19篇已获得授权,另外他申请的2篇创业项目专利中,有1篇也已获得授权。加入分享投资后,吴彦君也会定期在公司公共号发表自己对投资的思考,并受到行业的瞩目。
中美发明专利证书
“当你已至暮年,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你知道自己的工作为后来者留下有一定价值的参考资料,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
而未来,吴彦君希望继续在医药投资领域砥砺前行,“从产业到投资,于我,是一个重新归零再开始的过程,如今,我才刚刚抬起了脚。分享投资创始人白文涛曾说,投资是一场修行,要从容而优雅地绽放,我希望将来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投资人。”
要健康,就要多运动
尽管已过而立之年,许多人初次见到吴彦君,都会惊讶于他的年轻活力,“他们会说你还不到30岁吧,这么年轻就这么能干,真了不起。”
作为医药从业者,吴彦君一直极为注重养身,无论工作多繁忙,他都会坚持锻炼。他还参加了2017年深圳国际马拉松,跑出2小时6分钟的半马成绩。“多健身,保持乐观的心情,饮食清淡,才是健康的秘诀。许多人因为忙碌而放弃健身,这是得不偿失的,健身后,你的工作效率会更高。”